怕生是记忆能力发展的体现
妈咪网 www.mami001.com 发布时间:2007-09-24 22:38:05
前几个月,朋友来你家作客,抱抱你家3个月的小宝宝,宝宝会笑脸相迎、手舞足蹈。而过了2-3个月朋友再来你家,他以为孩子长大了,他曾经抱过他,和宝宝算有了“交情”,可当他热情地再去抱宝宝时,宝宝竟然翻脸不认人,大哭起来,甚至拼命躲开客人。
很多妈妈觉得有些不那么自在,“宝宝怎么越大越胆小了?”
原来3个月左右的婴儿是不懂得“怕生”的,婴儿出生后能感知到人脸的模样,他特别喜爱母亲的脸,以后逐渐辨认出亲近的人和陌生的人,辨认出他们脸的模样的不同,而5~6个月开始有了明显的记忆力,“认人”到“怕生”是婴儿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变化,说明婴儿的感知和记忆能力在发展,对亲人和陌生人能加以区分,而产生不同的反应,因为对陌生人不熟悉,不喜欢,他会感到恐惧、不安全,所以产生了“怕生”现象。
这说明婴儿开始有了情绪的记忆,这恰恰是一种进步。
婴儿期的“怕生”现象一般在1岁半左右都会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,接触陌生人机会增多,逐渐消除了对陌生人的恐惧,也自然地消除了“怕生”现象。
但是,由于每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、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同,有的孩子到了3~4岁仍然存在“怕生”的现象。这就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。造成这种“怕生“现象的原因有2个??
环境是很主要的因素。
现代家庭多为小型化的3口之家,住的又是高楼独户,关上门就是一个小天地。独生子女在家中多数时间仅面对自己的父母,长年累月无外人接触,慢慢使孩子形成一种习惯,在心理上形成一种“定势”,认为只有和父母在一起最安全,最自在,而见到陌生人则感到不安全。
教育不当会导致“怕生”。
有的父母怕孩子单独外出会闯祸,而吓唬孩子,孩子变得胆小,怕见生人;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别人的欺侮,怕吃亏、学坏,认为还是关在家中好;有的怕孩子与人接触传染疾病,情愿将孩子闭门独处。
这些父母都是人为地限制了孩子的活动范围和交往机会,使孩子不能获得外界的信息,过着封闭式的生活,就必然会使婴儿期自然的“怕生”现象延续到幼儿期,甚至还会影响到儿童和青年时期的个性。
要帮助孩子克服怕生的缺点,需要根据幼儿的感知与记忆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办法:
★让孩子见多识广。创设外出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条件,使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,不断地扩大认识及交往范围,使他在接触陌生人的交往中,不断地增强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。
★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,慢慢消除紧张感和不安全感。先让孩子和比较熟悉的人交往,譬如:和经常左邻右舍打个招呼,问个好;和熟悉的、性情温和的、年龄稍大几岁的小朋友一起游戏;再慢慢过渡到走亲访友,去公园和同伴嬉戏,利用乘车、散步的机会和陌生人接触等。
-
无相关信息
今日推荐
亨氏重磅推出五重有机新
- “受孕之日起不许堕胎”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将通过最
- 亨氏重磅推出五重有机新品,布局高端辅食市场
- 新冠疫情导致师资不足 英国部分城市中小学鼓励家长
- 韩国2021年总和生育率跌至0.81 新生儿人口为26万
- 内部泄密!这家潮汕月子中心竟然在女神节...看完我
- 小学生一问牵出案值千万元制售“假地图”案 7人被
- 海普诺凯1897x大湾仔的夜,借势湾区文化打造品牌专
- 岁岁平安,万事多福 万多福新春万事多福礼盒惊喜上
- 中小学生不是一天喝8杯水?中疾控标准来了!
- “双减”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 教育部给全国家长写一
- “守护您,守护家”,知电发布2021母婴适用家电榜
- 妻子拒绝生育 男子诉请精神损害赔偿15万元被法院驳
- 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孩子不需要向父母说:对不起
- [早期教育] 80后父母怎样才能放心将
- [早期教育] 教您在劳动中培养宝宝的
- [早期教育] 教您轻松教宝宝“玩”数
- [早期教育] 为了宝宝安全必做的75件
- [早期教育] 宝宝成长关键期
- [早期教育] 教宝宝早期阅读11法
- [早期教育] 教你打造识字天才!
- [早期教育] 指导幼儿看图书三步走
- [早期教育] 教宝宝认字有良方
- [早期教育] 训练宝宝听说读写的小窍